Posted on 

读文献之狂野吐槽【施工中】

妈的,受不了了,我要吐槽!

文献

机器翻译视角下的翻译本质

从翻译是桥梁,译者“戴着镣铐跳舞”等传统隐喻式翻译本质思考,到翻译学科建立与研究范式多次转向带来的翻译定义规范与丰富,对于翻译本质的探索是翻译研究的永恒主题(蓝红军2015)。

妈的,大一讲定义,大二讲定义,大三尼玛还讲定义,翻来覆去给那讲。大四要毕业了写论文,尼玛又来?要我说,翻译学的本质是拿定义翻来覆去讲!所有人都想拿自己的那一套翻译观套翻译定义的头上,好似自己的观点更为精妙,理当正统。搞得翻译定义也被翻来覆去又毫无新意地讲。学术流水线与学术垃圾就是这样产生的? 翻译已经成了一级学科了,有关翻译定义的问题何时能休止?还是说翻来覆去地讨论学科定义正是这个学科当前的生命力所在?

翻译描写性范式下,翻译主体实际为社会人。无论是理想人还是社会人,都是生物与社会个体,需要承受生理、心理损耗与社会经济压力。所以,人译作品往往是社会环境与个人近况下的次优选择,是遗憾的艺术与压力之下的优雅。然而,机译并不会感受“压力”,同一机译短期内翻译多次都是相同结果。

我想起 ChatGPT 的官推……
we’ve heard all your feedback about GPT4 getting lazier! we haven’t updated the model since Nov 11th, and this certainly isn’t intentional. model behavior can be unpredictable, and we’re looking into fixing it
X 上的 ChatGPT
training chat models is not a clean industrial process. different training runs even using the same datasets can produce models that are noticeably different in personality, writing style, refusal behavior, evaluation performance, and even political bias
X 上的 ChatGPT

最后,翻译亦是共情,译者可能如林一般,感怀原文中人物际遇,抒情译笔,机译则是“无情无义的”翻译机器。无论是何种规则、算法或模型,机译的源头追溯至人类理性,而人译的源头应该是人类感性。因此,就翻译主体意义而言,机译的存在更能证明翻译珍贵和人译不易。

我称之为保命发言。

后现代语境中机译伦理问题研

然而,批评理论和大众文化中对人类未来的描述存在根本分歧:理论家们在欢庆人类的灭亡,而大众文化却致力维护人文主义———电影和小说中的非人类他者通常会因为人类具有某种特质的缘故而被击败。人类终究会胜利, 这是宿命安排和自然法则。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骂得好狠。

再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报告的写作 ——与李长栓教授商榷

“作者指出“理解的单位分为理解字词、 理解结构、理解篇章”,这种按照语言结构划 分的方法实际上是把源文置于“真空”中, 没有顾及源文的社会文化语境及规范对理解的重要作用,这只“无形的手”(unsichtbare Hand)( Heringer,2004:115)实际上无时 无刻不在制约着语言的含义。”

真空尼玛。正常人去理解的时候谁不会考虑源文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文一句话可以由多个角度去理解,你偏偏找了个方便水文章的角度去理解是吧?

再者, 译者生产出的译文不仅延续源文的生命,而 且“通过翻译使文本生命在异域中得以再生” (罗迪江,2021:16)。

草泥马,再用比喻糊弄问题,一律拖下去斩了!

作者认为变通是指“在无法实现全面对等,即逐句翻译……”或者“按照源文翻译不可行时”才采取的不得已的做法,作者把变通似乎当成了翻译过程中的补救措施, 笔者以为此主张欠妥。

乍看之下有点道理,细想两秒我又想骂人。原文在描述翻译方案时暗含了自己的翻译观,既“对等先于变通”。就“夹带私货”的角度来讲,确实直接这样主张欠妥。但你后文又说“变通的实质是翻译策略问题,变与不变,如何变,变多少, 取决于翻译目的”“变通属于翻译策略,是启动翻译前的“经纬大略”,不是翻译中的临机应变”就多少不够意思了,仍有故意误解之嫌。

换句话说,作者原本意图强调翻译策略应以目的为导向,变通不应被视为仅仅是应急手段或次选方案,而是翻译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批评者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只是一味地批判作者将变通视作备选方案。这种解读忽视了作者的本意和翻译实践中的复杂性。如果我们深入理解翻译的本质,就会发现变通实际上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策略,而不仅仅是无法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翻译时才采取的策略。

“笔者认为 CEA 撰写框架的三分法过分强调文本微观层面的语言转换,对翻译的宏观因素考虑不足,不完全符合当前 职业化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需重新设计。”我认为CEA撰写框架根本没有过分强调微观层面。而是基于大量的翻译实践,关注实践的重要环节,所以单挑出来讲了。但就这里乍看之下是微观的,但宏观的部分在前面的“理解”部分就足以涵盖了。

巧舌如簧 ChatGPT-4!一开始我想骂这个文章,但一时间找不到切入点,骂也骂不痛快。我就索性在我骂的基础上找G哥继续骂,没想到这厮真是巧舌如簧!

在 ChatGPT 时代,人译独领风骚

找了人机对比翻译的文章,读来不是滋味,只觉说得不够中肯,没有抓到痛点。文章大体是找点机译的错译,再拿顶好的人译一同对比批评。乍看之下好似机译不比人译,人译才是翻译的终级道路。但转念一想,这个对比法有失偏颇。机译人译本就原理不同,反映到译文上看就是各有长短。拿彼之短较己之长,多少差点意思。

当然,我也可以说作者本来就知道这些差异。这篇文章只是作者单从译文出发去品评优劣。但是,我认为真正优秀的人机对比文章能够系统地指出问题。分析影响机译、人译的因素后,去找恰当的例子,最后平行对比译文,分析优劣。或者从一个案例出发,直接给出机译人译,品评各自优劣后指出改进方向。

但现在看的这个文章,还是用传统的老思路去对比。看语境,看词义,讲理论——你妈的,你这是潜意识的把人译神话还是没事找事给机译找茬?按这个套路评个普通人译文本照样能揪出一堆毛病,你这抓住个机翻错误就好像抓住女生赘肉了,兴奋地觉得自己抓住了惊天把柄。但人家有点赘肉就影响人家独自美丽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上述提到的因素作者都考虑到了,原文就是作者想按照传统思路对比一下,无功无过。确实,即便思路上不算新颖,但可以请迷信机翻的门外汉清醒清醒,大体也算无功无过。但回过头来看看标题,司马昭之心已经路人皆知了——在 ChatGPT 时代,人译独领风骚。

我无意神话机器,也并不认为强智能下人工一无是处。理解目前客观上歌颂人译是一种政治正确,但也希望不要屁股高过脑袋,利益先于立场,给领域内顶刊塞这种文字,把有学术梦想的小白迷得晕头巴脑。

全文看下来,我只觉得本文前后文有些矛盾,态度可以说得上是割裂。就好像前半段是很久之前写的(甚至前期机译例子都是取自谷歌翻译。正经人谁用谷歌翻译?),那时 ChatGPT 3.5 尚未问世。待到写的差不多要发了的时候, 它又震撼上市。作者试用后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后文的论述可以说的上是通情达理。但文章写都写了,总不能不投吧?文章最后可能就是如我所见这般割裂模样,草草修改便投了。以下为节选:

未来的电脑就能跟上人译,超越人译?我们拭目以待。

以 ChatGPT 为首的新语言模型的出现,对翻译领域的冲击是巨大的, 因为它确实突显了人工智能的力量,明显优 于以往的机译……比如我们在本文中 反复提出的语境问题,特别是语言语境,如 physical book 不再是“物理书”,而译成了 “纸质书”。但是 physical library 仍然是“实 体图书馆”,distracted 还是翻译成了可以解释成贬义的“分散注意力”,可以说我们本篇 中提出来讨论的翻译问题,它都没有给出非 常满意的答案。可见在跨语言文化的领域, ChatGPT 仍然步履蹒跚,它对英文原文内的 解释非常到位,却在翻译时频繁出错。不过这些问题都可能被未来的语言模型解决。 目 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用多久, 它今天的失败也许就会是明天的成功。

也许有一天未来的 ChatGPT 可以进步到不仅能对付“硬文本”还能处理 “软文本”,甚至能基本胜任文学文本的翻译, 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而 且还具有自己的“风格”,但即便那样,仍然 不存在取代的问题。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只能 作为一个译者与无数译者同时并存,各显其 能,因为读者仍然需要品味不同译文提供的 不同艺术风格(就像品味不同程派演员的唱 腔一样)。

因为我坚信,人是无法被取代的。我觉得目前大家对 ChatGPT 的反应有些过度,在 一阵震撼之后,也许会恢复平常心态。只要 太阳仍然从东方升起,只要人仍然需要呼吸 喘气,那么“取代说”就不能成为现实,在 翻译领域独领风骚的仍然是人!

刚夸完机器,人怎么又独领风骚了?怕不是真被我说中,匆匆扣题的吧。

计算机辅助翻译评价系统中的翻译质量评估

3. 1 译文中“信”的量化评测方法
在译文评价标准 中,“信 ”即忠实于原文,在意义上与原文保持一致。机器翻译自动评价中使用的 WER、SER、TR 等评测方法是用错误比率,即文本间的编辑距离来评判待测译文与参考译文之间的差距。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利用语言表层特征的加减 增删来评测译文质量,但是过于肤浅,评测只停留在语言表层形式特征上,对语义质量评判不足。( 王金铨,何泊稼,2022) 本研究不采用该评测方法。

你,我,这,啊?……Good。

翻译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建构

翻译专业硕士( MTI) 教育自 2007 年开办至今,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最初的 15 个学位授权点增至 2022 年的 300 多个,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 专业化口笔译人才。 社会和学界自始至终一直关注 MTI 教育中的热门话题, 如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模 式、能力目标体系、学位论文标准等。

哈哈哈对不起,看到这里的时候没绷住。

……以上这些发现也说明,MTI 教育时至今日,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有自身特色的实 践性学位论文写作体裁或风格。 (穆雷,李雯,2019)

然而,无论学位论文采用什么形式( 模式) ,MTI 教指委和学界都一致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撰 写学位论文,应该展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问题的解决要有一 定的应用价值,这一要求与学术型学位论文大同小 异。 也就是说,MTI 学位论文也应该承载 “ 真知” , 而“真知” 源自实践。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路径就是实践,这为他们写好学位论文提供了得天 独厚的条件。 由此看来,翻译专业学位论文不能只 停留在实习 / 实践过程的描述和简单的经验总结上, 更不要认为通过自己的实践验证了某一理论的正 确,而是要为“ 翻译” 提出普适性的解决方案和深刻 的理论洞见

咦,我怎么闻到了股气味……一股打马虎眼的气味。

感想


本站由 @Aezir 使用 Stellar 主题创建。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