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y say, I say · 思考的简明流水线
写作模板和创造力对立吗?在这本 They say, I say 中,作者直言:我的目标是让你成为具批判性的思想家。
写作模板:我的目标是让你成为具批判性的思想家
本书结构严谨,条理简单清晰,堪称典范。上一本让我有这种感觉的还是《血酬定律》。开篇说理,中间提供写作反查细则、写作模板,文末附上经典范文,属实周到。
如果要为本书提取关键词,“对谈”和“重复”想必当仁不让。作者认为,写作与对谈是共通的。“重复”则是辅助对谈的要义——虽然没有直接这么说,但在书中多处体现这点。作者细分出写作的诸多要点,都可归于“重复”门下。
但可惜,本书看起来并不那么清爽——论证完善,但不完全完善。
虽然我本身支持书中的某些观点,但我仍多次发现不少地方为了完善论证而作出补充解释,而这些补充解释却引发了我新的质疑。
此外,本书高度凝练的金句不多,或者在我希望的地方没有出现。我想尽可能精简地摘抄,却十分纠结。因此本文摘抄部分情况特殊,包含了我认同的部分,待定的部分和由于论证对个人而言过于赘余而额外开辟的“摘摘抄”。
感慨
这书未免太过贴心,甚至让我感觉自己毫无用处,只能做一个没有感情的CV机器。
看本书开始,我就抱着水Blog的目的。一边看,一边构思Blog内容。作为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知识原子,我上来就读前言,简要地看看目录。在了解到作者大致的写作意图和思路、目录基本画风后就自然进入阅读正文环节。我万万没想到,我遗忘的、《何阅》指导的下一步——跳跃浏览全书——成为我接下来小丑行为的原因(也有我没记全目录的原因。但谁又能怪罪一个初读书可怜学牲没背下目录呢?)。
当我大致读到全书的三分之一时,我的构思已经非常清晰完善了:这本书会先说理,讲明写作要点;而后摆模板。我要做的,一是写个反查表,供反查检视自己的文章;二是写套句合集,把分散在各章后的模板汇总起来,方便套用。
但我万万没想到啊,这书预判了我的构思——我想做的部分早已被它安置在文末,甚至比我更加全面,还贴心的给了完整范本供我们分析!我说不出其他的话,只能“妙啊,妙啊”。
不过最后我还是决定把反查表改成了自己的形状。
反查手册
下文是自用写作指导和反查手册。当把下文看作反查手册时,请自动以“我是否真正做到……?”的视角参考前半部分要点。如果你对部分要点有疑问,不妨看看摘抄,或许会有对应的说理。
你有没有好好提出别人的看法?
■ 开篇先提出他人的论点。
■ 概述或转述他人的看法,并正确且充分地呈现他们的观点。
■ 使引述与文章有机融合。
将每段引述置放在妥善的位置,与本文整合。
明确引述是否能支持你的论点。适度解释每段引述,注明出处。
用自己的话解释引述的意义,写明其与自己论点之间的关联。
■ 善用指意明确的动词,体换中性的实义动词,以精确反映原文的意思。
■ 对所有的概述和引述内容说明资料来源,注明文献出处,并且提供参考文献列表。
■ 明晰自己与他人论点的界限,在全文中时时提醒读者。
你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 对他人论点明确表态:
同意→补充论证
反对→提出反对的理由
既同意也反对→让读者一目了然,还是含糊其辞
■ 将自己的立场和所响应的立场整合在一起。
■ 针对你自己的立场,也就是「我说」(I say)的部分,你用哪些理由和证据作为支持?你的论点和你所回应的论点(they say),所探讨的是否为同一主题或议题?还是说其中有所转折,导致你已经离题,而让读者看得一头雾水呢?
■ 使用相同的主要词汇,以确保你的论点和他人论点密切配合。
■ 读者是否可以区别出你的和他人的说法?使用发言标记清楚区隔出你和别人的说法,尤其当你正在两方说法之间来回切换时。
你是否加入了反对者的意见?
■ 将不同的观点存在纳入文中,公平客观地说明可能的反对论点,并有力响应。
你是否运用后设评论澄清意思?
■ 不管你自认论点已说明得多么清楚,都建议再用「换言之」(in other words)或「别误解我的意思」(don’t get me wrong),来补充说明你的本意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 尽可能使题目让读者明白你的主要论点或议题,注意表现方式活与否。有必要的话,使用副标题来补充说明。
你的文章是否连贯?
■ 你的句子、段落之间语意是否连贯,好让读者能看懂你的论点、明白每个连续的论点如何支持你的整体论述呢?
■ 善用转接语,厘清观点之间的关系。
■ 善用指示词。你是否运用了常见的指示词如 this 和 that,引导读者从一个句子前往下一个句子呢?如果有的话,this 和 that 所指涉的对象是否清楚呢?或者你需要在后面加上名词以免混淆呢?
■ 重述你的观点时,说法当稍作变化。
你有没有说明你的论点何以重要?
■ 切勿假设读者自会明白你的论点为何重要,或者自会明白他们为什么该关心你的论点。请确认向他们说清楚。
总结
若让我以一言蔽要点,我则会说:动笔时明确“沟通”的屁股,在不要对读者的脑回路有任何想当然地期待下,尽可能明确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同时综合考虑、回应他人可能有的想法,实现“沟通”的闭环。有时总结并无意义,跳脱来看会让人觉得理所当然,心说谁tm不知道啊?大概这段总结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整理本来就不那么杂乱的思路吧。当然,作为实用手册,本书最重要的就是上述的具体要点。
摘抄
【前排提醒】摘抄部分不完全代表本人观点。
优秀的写作必须纳入别人的声音,并让他们的写作也纳入我们的声音。
本作的出发点是,所有写作者都要用一定的写作公式,这些公式不是他们自己发明,而早被广泛使用,因此可以整理成范本,供学生套用、交流,并从中发展自己的论点。
套句范本让写作者的注意力不仅放在索要陈述的论点,也聚焦在要用什么“句型”来架构论点。换言之,套句范本让学生更加意识到论述技巧。
书中的其他套句范本,同样能帮助学生联系细致的写作技巧,如总IE他人言论、用自己的话作为一段引述、要找出回应他人观点、在他人问点与本人论点之间转移立场、为本人论点提出论证、思考并回答相反论点、点出重点。向学生示范这些范本的使用方式,不仅能协助学生组织想法,更能帮助他们产生想法。
游戏机制亦或同理。一局普通的游戏,如果加上时间限制,玩家则可能下意识地主动提高通关速度;倘若加入了排行榜,竞争意识就不由得冒出来了。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大家可能对模板稍抱微词:文人拾人牙慧,其作品独创性的浓度,是个问题。连带着对模板本身就有点意见。而我认为“套句”工具本身并无原罪——倘若非要认为存在即责任我也无言以对——即便机械式照搬套句,即使产出流水线文章,倘若遇到好的模板,也说不定会像“游戏机制”那样让创作者稍受点拨。
其实,写作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书写的行为,甚至不在于完成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发挥缜密思考与判断,收集各种资讯,经过筛选整理,再确立自己的见解,好脉络清晰地表达,使读者理解并今儿接受我们的论点诉求。
当然,批判性思考与写作比任何句型范本都要来的深入,它要求你质疑假设、简历有力的主张、提出支持的理由和证据、考虑反论; 但是,唯有拥有可以厘清想法、让思想有条理的一套语言,才能时间这种更深层的思考习惯。
我们相信,若要论说得宜,就不能只是坚持自己的立场,而是要进入对话,用别人的说法作为个人论点的跳板或传声筒。因此,本书最重要的建议,就是把别人的声音写进你的论文。
好的学术论文需具备一个基本特色:以某种形式深入关照别人的观点。
如果你曾经受过传统五段式论文的写作教学,就知道如何展开一个追她,并且举证支持。这是个不错的写作建议,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真是世界里,我们不会无端展开辩论。
不过在我们看来,本书的写作范本可不是什么“小学三年级的玩意儿”,它们是精细思考下的产物,是写作必须的技巧,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练习和指导才能运用自如。至于认为套用句型会扼杀创造力的看法,是过于局限事业,未能窥得创造力的全貌。写作范本能让写作产生更多创意;就算是最有创意的表现形式,终归是建立在既有的模式和结构上。举例来说,多数作曲者,都是依循行之已久的主歌-副歌-主歌模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有被他发挥得如此精彩的戏剧形式,并不是他发明的,但是很少有人会说他没创意;就连走在时代尖端的前卫艺术家(像是即兴派的爵士音乐家),也需要先娴熟基础的音乐形式,再以这些基础去创作、脱离、进而超越,否则只会像是小孩子的成果表演。那么归根结底,创造力与独创性靠的不是扬弃既有的形式,而是发挥想象力,好好运用它们。
再者,这些写作范本并不会限制住你要陈述内容。你要怎么独创内容都可以,范本帮助你梳理陈述的内容。一旦你对这些写作范本得心应手,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幕府,修改范本,也可以在阅读室发现其他范本。换言之,等你上手之后,甚至可以完全弃之不用,因为它们所示范的修辞技巧已在你之间,凭直觉就能信手拈来。
使用惯用句型并非抄袭,但取用他人文本中的实质内容,却未举出处或原作者,就是严重违反学术道(academic offence)。
You come late. When you arrive, others have long preceded you, and they are engaged in a heated discussion, a discussion too heated for them to pause and tell you exactly what it is about…You listen for a while, until you decide that you have caught the tenor of the argument; then you put in your oar. Someone answers; you answer him; another comes to your defense; another aligns himself against you…The hour grows late, you must depart. And you do depart, with the discussion still vigorously in progress.
你迟到了,当你抵达的时候,大家早就先你一步开始讨论了,他们讨论得如火如荼,没有人有闲工夫告诉你究竟在讨论些什么……你听了好一会儿,终于听出各端倪,然后插了话。有人回答你;你回答他;有人帮你辩解;有人反驳你的看法……时候不早了,你得告辞,而你也就走了,讨论依旧热烈进行下去。 ——肯尼斯 · 柏克,《文学体裁之哲理》
本书的核心建议——倾听他人的声音,即使是反对的声音,然后以慎重尊重的态度做出正面回应——能让我们不局限于自己偏爱的理念,因为那未必是所有人的共通理念。光是写出以Of course, someone might object that __ .(当然,也许有人或许反对 __ 。)开头的句子,或许不能改变世界,但却总能带我们离开舒适圈,用批判的角度省思自己的理念,甚至改变我们的想法。 On the contrary, many of these supposedly brainwashed people are actually independent thinkers, concerned citizens, and compassionate human beings.
如果要让文章言之有物,写作者不仅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论点(thesis),还必须将该论点与他人做更大的对话。
叙事顺序很重要。如果要吸引读者持续关注你的主体,就要先说明你的论点要回应的对象是什么,越早越好。
建构一个论证时(不管是以口说或写作的方式),请记住,你是在进行一场对话,因此,要如同课本标题的建议,从“别人怎么说”开始,接着才说明自己的意见作为回应。我们尤其建议,在文章中要尽早概述别人的看法,并随着文章铺陈到关键处再次提醒读者。虽说并非所有文章都要遵循这种做法,但我们认为,应该先熟悉这个写作方式之后,再发展其他技巧。
这种“以后来者自居甚高”的方式说理,我一边有所体会,也一边抱持疑虑。目前为止,我只能说这是“经验之谈”,一定时间地理体条件下的经验之谈。若碰到类似口吻的建议,我们或在考虑建议的同时,也应思考建议者的人生环境与经历,不断扩充、完善自己的“经验之谈画像数据库”。在合适的情境对号入座。
尽早表明你的立场与你所回应的立场,而且要将两者一起呈现。
你要回应的论点未必全然是他人的看法,也可能是你自己曾经赞同或者仍然不太确定的想法。
从开始写论文到尾声,请务必持续关注“他人的论点”。在一开始回应他人的论点后,更重要的是持续关注。惟有不断提醒读者你所回应主张为何,他们才能理解你所进行的复杂议题。
在写作时概述他人的论点 厘清自己主张与他人论点的异同。
要写出真正精彩的概述,就必须下那边自己的想法放在一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也就是要玩一场写作理论家彼得-艾尔博(Peter Elbow)所谓的“信任游戏”(believing game)。 你如果能把信任游戏玩得炉火纯青读者甚至看不出你对该论述的理念是同意或反对。
如果你的写作是为了回应单一作者,如辛善寇的文章,那你就要让读者充分了解该作者的论述,让读者自行评估价值,而非受你影响。
斤陈腔滥调症(the closest cliche sydrome):写作者概述的内容并非对方真正的意思,而是把一个最接近对方意思的陈腔滥调误认为其观点(有时是因为写作者自己这样认为,就错误地假设对方也是如此)。
概述别人的论点时,一方面你得公平客观地陈述,一方面又得同时让你的回应默默发挥影响力。换言之,一则好的概述会有一个重点或轮廓,让它既符合你的论述框架,又不去接的所概述的对象。 假如你的论文涵盖的是后面三个议题,就必须先将这三个议题放在辛善寇的中心论点框架中,从辛善寇的中心论点,开始铺陈你的论述。
讽刺性概述(satiric summary):写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立场置入别人的论点,目的是为了暴露其漏洞。虽然我们在前面说过,好的概述是既留意到他热的论点,也保有自己的观点,并在两者间达到平衡,但是采用讽刺的手法有时不失为一种力道十足的论述方式,因为它可以让对方的论点不攻自破。
要公正地提出援引的内容,我们会建议尽量使用鲜明而精确的示意动词(signal verb)。虽然有时候使用he “says”、she “believes” 是最符合情况的,但若能使用更贴切的动词,你的论文会更正确且生动。
然而,有些写作者假设这些引述本身已经不言而喻,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本科将提供两种引述句融入论文的方法: (1)慎选引述内容,并清楚指导它们对你文章中的某个特定部分,支持作用有多大。 (2)每段主要引述前后建立架构,说明其出处与意义,以及它和你的文本之间的关联。我们要强调的是,引述别人的论点,一定要和你自己的论点产生联结。
修改论文时,必须在自己的论点和所选引述之间,来回不断检视。
好好安置一段引述,就必须把它放进所谓的“引述三明治”(quotation sandwish)中间。引述句就是中间的夹心,上层面包是引导它的蚊子,下册个面包则是后续说明。引述句出现前,要先说明这是谁讲的,替引述的内容做好铺陈;引述句之后,则要解释你为何认为这段引述重要,以及你认为它在说什么。
虽然解释引述语的时机与篇幅长短,要视个别情况而定,但有一个原则:没有把握时,宁可说清楚。我们宁可巨细靡遗说明某个引述,也不要让它悬而未决,陷读者于五里迷雾。甚至,即使读者对索引输的作者已经很熟悉,有能力自行理解这些引述内容,我们仍然鼓励你提供一段说明。就算在这种情况下,读者都要知道身为作者的你如何诠释这段引述,因为言辞——尤其是争议人物的言辞——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方法,相同的言词有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读者要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引述内容。唯有这样,让读者与创作者之间才能确保双方对这份资料的解读是一致的。
你可以写Orwell asserts that(欧威尔主张)或Orell’s assertion is that(欧威尔的主张是),就是不要把两种用法组合在一起(Orwell asserts an idea that \ a quote by shakespeare says),那样是累赘的用法。第二个例子容易误导读者,以为被引述的人不是莎士比亚,而是作者,a quote by Shakespeare暗示是莎士比亚在引用别人的话。
好的论证并非来自某些领域少数专家独有的知识,而是来自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是人人都看得到、辨识得出、也运用得了的。当然,专业知识无可取代,尽可能知悉论述主题也是绝对必要,但是,最终获得别人支持的论点,其基础是建立在非常基本的论述方法上面,是我们多数人每天都在使用的。
或许你会担心,只从这三种类别当中选择一个来做回应,会不会使你的论点过度简化,减损了它的复杂性、缜密行或原创性。治学严谨的学生关切论文过度简化、缺失不全,对之感到疑惑,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我们要强调的是,你的论证越是复杂而缜密,越不符合一般人的传统思维模式,读者就必须一致不断把你的论证置入脑海地图,不断分析这些错综复杂的细节,读者就必须一致不断把你的论证置入脑海地图,不断分析这些错综复杂的细节。因此,如果读者能对你所引述的论点有个基本概念,你所撰写内容的复杂性、缜密性或原创性才有可能凸显出来。
合着就是要大家最好根据普世的思维惯式,以此更简便的互相传达、接收思想?写到这里,我的心里已经很清楚了:我习惯上摘抄任何书中高度概括性的文字,但我摘抄本书总是大段大段的。我想摘抄大段中的某个核心意思,但如果舍弃其他部分却又总会欠些味儿。本书论证思路严谨清晰(虽然我本身支持书中的某些观点,但我仍多次发现不少地方为了完善论证而作出补充解释,而这些补充解释引发了我新的问题。),或许应该出现更多精炼的语言。本书也强调要经常用不同方式重复主要观点,但好似多数重复都差点味道。
我们所探讨的同意、不同意与两者参半这三种回应形式,足以处理高阶创意和复杂思维,绝不会过度简化或缺乏深度。
不要劈头就洋洋洒洒谈一堆细节,应该要先清楚表明你到底是同意、不同意、或两者参半,这才是展开回应的好策略。
有人会说,许多关于文学和艺术 论文,往往才是最有趣的。最好的阐释方法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对他人的诠释展现自己的立场。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去回应他人已经做出的诠释,也没有道理去解释一份文学或艺术作品就算你从一份艺术作品当中点出了别人没发现的特色或性质,你也是在默默反对其他诠释者所说的话,因为你点出了他们遗漏的某些部分,而你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针对你的论述主题,从别人说过或可能说的话当中找出你可以不同意的部分,先将对方论点做概述,然后加以辩论。不过,这其实也会带来隐藏的挑战,你不能只说你不同意某个观点,还必须提出有说服力的理由,说明你为什么不同意。
甚至于,你的不同意还可以用近似冷笑(duh)的口气来表示。此时你反对的不是针对该立场本身,而是发觉对方说法了无新意,颇感失望。
你也可以用我们称之为“扭转”(twist it)的写作方法来表示不同意。这种情况下,你虽然同意对方提出的证据,但是透过逻辑上的转换,让这个证据转而支持你的不同立场。
表达同意也是如此,不能只是把他人的话重复一遍。即便你同意他们的看法,还是得拿出新意来、补充一些内容,好跟对方行程充分对谈。
即使是同意某人论点,也有许多方法让自己的发言有所贡献,不只是空言附和。你可以提出原作者尚未注意到的证据、或者是原作者未使用的论证方法;也可以引用一些有助于作证的个人经验,或者某一情况,g来帮助读者的更清楚了解。如果作者的论述艰涩难懂,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你可以提供通俗易懂的解释——为那些尚未了解的读者做解读。换言之,只要点出某些没有人注意到的细节,或者解释某些内容增进理解,你与原作者的对谈就别具意义。
不管你选择哪一种赞同方式,重要的是,你和对方同中有异、产生反差,而不仅是模仿对方再说一次。
习惯使用发言标记,就不会写出让扶着混淆的文章,你自己阅读艰深的文本时,也回去留意类似的标记。
将论文里的反对论断归类,如果能够表明这些反方一件属于哪个派系,你的论文会更精准、更有影响力。
将观点语言升阶,可联系到新阶层之下的其他子观点,从而牵扯到更多的关系面。
不可否认,有些人喜欢这种标识身份的方式,也很讨厌被加上标签,他们认为,使用标签会将人局限在某群体框架内,忽略了个人独特之处。的确没错,标识使用不当,可能抹杀个人特色,加深刻板印象,不过思想(即使是最私密的想法)是透过群组和分类才能进行交流,不是零星分散的。因此知识的交流需要靠标识将概念加以定义,方便记载。如果你完全拒绝使用标签,就是放弃了一项重要的资源,使读者以为你和他人观点毫无关联;而你也会错失机会,无法将你的作品在一个更大的对谈架构中,展现重要性和关联性。 当你指明你所概述的是哪一种立场,比方说自由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你论述的就不再只是你个人观点,而是更广泛的思维和习惯的交集。这些可能都是读者原本就在关注的。 若要避免产生刻板印象,并不是完全避免使用标签,而是在使用时力求精确贴切。 另一种避免刻板印象的方法,就是采取谨慎的态度,要提供完整的标识。
杰克森借用了剧作家和小说家的写作方法,直接切入反对者的观点,再加以反驳,然后又回到反对者的观点,又再加以反驳。以此方式,在自己的文章里营造成一场对谈或者一个微剧场。这种写作方法效果很好,也是因为他是用来引号和其他发言标记,让我们清楚明白是谁在发言。
我们也建议,你对相反论点进行概述时,要站在反对者的角度,问问自己:如果反对意见的人来看,是否会确认那真的就是他的主张?他会认为你确实认真地、用喝了态度了解他的论点理念吗?抑或是,他会觉得你评论他的主张时,语带嘲讽,或者过度简单化了呢?
不可否认,一定有些反对的看法是你认为不值得一提的,甚至不值得尊重,让人不禁想揶揄一番。但是请记住,假如你真的去嘲弄你反对的意见,可能会让那些还没有站在你这边的读者离你而去——他们很可能正是你想要争取的读者。同时也要知道,嘲弄别人的观点可能会助长敌对的论证文化,这种情况下,别人可能也会嘲弄你作为反击。
富兰克林解释说,当他看到反对自然神论的作者们,选用负面语气描述自然神论者的观点时,反而发觉自然神论者的立场比较有说服力,为了避免造成这种反效果,你所提出的任何相反论点绝不能比你自己的论证还要有说服力,在论文中提及相反论点是好事,但你要能有能力驳倒他。
?确实是这样,但就到此为止了?
你可以从上面的范本看到,回应异议不一定要走到极端——全然否定或全然被否定。处理不同的论点最理想的结果是,你最后会得到能涵盖两方的综合洞见。 然而,如果你已经尝试过各种想得到的方式来回应一个相反论点,却仍然觉得惶惶不安,生怕这个相反论点比你的论证还要有说服力。那该怎么办?倘若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回过头去,从基础上修改你的论证;必要的话,甚至要彻底翻转你的立场。虽然,到了后面才发现自己都没办法说服自己是很痛苦的事,但实际上,你最后的定稿会因而更有诚信,内容会更严谨有深度。归根究底,写作的目标并非在于不断证明自己一开始的立场就是正确的,而是在于扩充思考的范围。因此,如果在论文中纳入相反论点,反而使你改变心意,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有人会说,学术界就是这么一回事。
“谁在乎这个论点?”是要说明哪个人或那个团体会注意到你的主张;“那会如何?”问的则是这些论点的现实应用和后果——假如这个论点被接受,会造成什么后果。
以前写作文光顾着升华,以为升华的意义本身就是升华,却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实用”意义。这种“异工同曲”,最终会在关键性问题上分叉。
联结句子或段落的技巧: (1)利用转接语(transition,源自拉丁字根trans,“跨越”的意思。如therefore、as result)。 (2)加上指示词(pointing word,如 this 、such) (3)文章内使用一套特定词汇和用语。 (4)换个方式重述一次——这种方法是要让你重复自己说过的话,但是加以足够的变化,才不会显得累赘。
本课讨论的前三种衔接手法,其实也都可以算是在重述。使用特定词汇、指示词、甚至许多转接语,都可以延续前句语义,同时稍作修改的作用。
万一他们无法全然了解前一个句子的意译,你现在会从另一个角度再说一次;又或者因为你自认为论点十分重要,不宜草草带过,而是要继续深究,确保读者能全盘理解。
我们甚至会建议你在第一个句子之后,差不多每写一个句子都需要某种程度回应前面的陈述。
重述是将文章从论点A转移到论点B的核心技巧。
The loopiness once associated with Los Angles Has come full blown to Colorado Springs —— the strange, creative energy thatcrops uo where the future’s consciously beingmade,where peope walk the fine line separating a visionary from a total nutcase.
雅俗并存的简单技巧:先用专业领域的语言陈述你的论点,在用日常用语重复一遍。
虽然有些学者并不赞成这种不和常规的做法,但这正是史密瑟曼想要传达的重点:我们到放款习以为常的语言习惯,让更多的人参与学术对话。
当各种用语交融使用,所谓的“标准”英文也随着时间改变,学术写作者所能够发挥运用的弹性亦越来越大了。
后设评论是在评论自己的说法,是要告诉别人该如何理解你的说法。
我们需要后设评论,来防止错误解读和其他沟通失误。
最理想的情况是,后设评论应该能够帮你看出自己论点的特别意涵,而这是你起初没有察觉到的。
摘摘抄
如何回答“谁在乎这个论点”? ①与过去的论点形成对比。 ②直接写出“谁在乎这些论点?” ③提高说服力:把相关特定人士或团体名称写出来,并且稍微详细说明他们的论点。 ④点出那些特定人士或团体应该关心你的论点。
如何回答“那又如何”? 将你的论点联结到某个读者已经关心的事情,很重视的更大议题上。
在明确知道读者对这个论点很有兴趣,也相当清楚其重要性,有必要一直回答“谁在乎这个观点”和“那又如何”吗? 确实。当然,无需解释个没完没了,要把握好度。假如你认为读者理所当然凭直觉大概也能知道答案,不续加以举著,你原本精彩的文章必回失色不少。而且读者还可能认为,你的文章和他们没关系、不重要、不值得一读。 当你从正文中抽离、解释一下其重要性,就是在敦促读者继续阅读、不要分心、继续关注。
就沟通来讲,因初一(这时候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区分已经很明显了。有的人知道很多,对初次听到的也会秒懂;而有的人需要耐心解释,甚至无意识地把自己定位在此。有趣的是,啥都不懂的家伙也会把自己归于前列)被多次在我懂的事情上问及“你懂吗”,我便在心中暗暗立下原则:不要低估别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宝藏。 后来这个原则更具体得进化:如果听到不合理的事,不要立刻反驳,而去思考说话者是否将之蕴藏在更大的逻辑内。 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我愈发觉得自己走进了另外的一个胡同——过分地高估别人。这甚至反而会导致我自己被低估,进一步拉低沟通的效率。(可能是因为我确认别人的观点是否真的荒谬的过程操作得不太聪明) 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思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客观上的一个词会在不同人脑中映射的意义不同。之前我沟通效率低,也可能是因为我表达的方式过于自我。聪明的家伙表达的时候应该能有意识地迎合普世表达。 综合看来,上面的观点恰切中沟通要害。